衛星影像-DEM |
2022-09-26 |
數字高程模型(Digital Elevation Model),是通過有限的地形高程數據實現對地面地形的數字化模擬(即地形表面形態的數字化表達)。它是用一組有序數值陣列形式表示地面高程的一種實體地面模型,是數字地面模型 |
|
|
|
|
|
衛星數據處理 |
2022-09-23 |
衛星傳感器獲取的光譜數據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,如大氣吸收和散射、傳感器-目標-光源幾何關系、傳感器校準和圖像處理程序。為準確揭示衛星影像反射率所代表的真正地表類型,有必要進行輻射校正。有兩種方法可以進 |
|
|
|
|
資源一號 04A 衛星數據處理 |
2022-09-23 |
資源一號04A衛星共配置了三臺光學載荷,中方配置的寬幅全色多光譜相機(WPM),全色分辨率為2m,多光譜分辨率為 8m,幅寬90km;巴方配置的多光譜相機(MUX),多光譜分辨率為 17m,幅寬 90km;巴方配置的寬視 |
|
|
|
|
遙感衛星影像農作物識別 |
2022-09-22 |
農作物的分布面積廣,種植結構復雜,區域性差異大,對農作物的快速和自動化提取有較高的需求。農作物分類與識別是農情監測技術體系的初始和關鍵環節。遙感技術已經成為提取作物種植面積的重要手段,精準識別各種 |
|
|
|
|
遙感衛星影像產量評估 |
2022-09-22 |
農作物的估產對于糧食的管理,優化種植空間格局,進一步挖掘農耕生產潛力具有重大的意義。遙感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,為農作物面積、長勢的宏觀動態監測和參量估產提供了一種新的科學方式。遙感估產是建立作 |
|
|
|
|
遙感衛星影像長勢監測 |
2022-09-22 |
遙感影像可實時記錄作物不同階段的生長狀況,獲得同一地點時間序列的圖像了解不同生育階段的作物長勢。農作物及其背景地物反射或發射的電磁波,穿過大氣入射到空間探測器上,這種能量信息被記錄下來,經過適當的 |
|
|
|
|
環境減災二號A、B衛星幅寬16米 |
2022-09-21 |
每臺光學載荷均由4臺16米CCD相機(簡稱16米相機)組成,16米相機單臺幅寬優于200公里,單星配置4臺相機,可實現優于800公里的幅寬。除了常見的藍 綠 紅 近紅外四個波段,還增加了能夠有效反映作物特有光譜特性的 |
|
|
|
|
|
高光譜遙感衛星影像 |
2022-09-20 |
高光譜遙感能在可見光到短波紅外范圍內連續光譜成像,不僅光譜探測范圍超過了肉眼的感知,還能連續記錄數百個光譜波段。因此,用肉眼甚至普通的光學遙感不能識別的地面物體,這項技術都能夠更好地分辨出其內在的 |
|
|
|
|